两会手记:洋面孔记者构筑独特风景线(图)

2013年03月04日17:26  环球时报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香农正在对发布会进行拍摄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香农正在对发布会进行拍摄
来自日本共同社的记者站在一台至少半米高的梯凳上,靠高度弥补位置的不足 来自日本共同社的记者站在一台至少半米高的梯凳上,靠高度弥补位置的不足
这位黑人记者来自美国环球东方卫视,能占到这么好的位置恐怕比记者早来了一个小时还多 这位黑人记者来自美国环球东方卫视,能占到这么好的位置恐怕比记者早来了一个小时还多

  【环球网报道 全国两会前方记者 王欣】北京时间3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参与两会报道的数千名记者纷至沓来。据本届全国人大的新闻发言人傅莹透露,今年参与全国两会报道的记者超过3000人,其中境外媒体的人数达到了千人以上。仅在发布会当天,记者就与至少上百名境外媒体人擦肩而过,这些上会的“洋”面孔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发布会预定的开始时间是上午11点整,在10点10分左右,面积本就不大的新闻发布厅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经过记者的粗略估算,在这近千名上会报道人员中,一眼就可辨认的外籍人员占了近一成,其中还有大量难以与中国人区分的日韩记者无法统计。记者与其中几人交谈之后,发现他们多数人最关注的话题都与中国的国防相关,而中国领导人换届、外交政策、经济发展前景等内容,也被这些外籍记者频繁提及。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摄像记者香农(Shannon Van Sant)今年第一次参加中国两会的报道,当她看到发布厅人满为患的状况时不由得感叹了一句“我的天啊”。她表示,CBS的新闻网站、广播及电视节目均会制作关于中国全国两会的报道,尽管报道篇幅不会像中国媒体这么大,但部分议题读者十分关注。她说:“此次前来我最关注的话题是习近平主席和中国新任领导班子,但不知道能不能采访到。此外,我还想了解中国的军费预算及劳教制度等问题。”

  新闻发布会尚未开始,香农的摄像机就出了点小问题,她在记者的协助下才得以顺利架好机器、更换电池。而站在旁边的《美国之音》记者王非则显得老练得多,他刚刚参与过十八大的报道工作,对这种“中国式”的发布会已驾轻就熟,很快就在人堆当中找到了自己的机位。旁边的日本共同社记者虽然没能抢到好位置,却用好装备弥补了这一缺陷——他站在一架至少半米高的梯凳上,熟练地将“炮筒”举过了人群的头顶。

(原标题:两会手记:上会记者中的“洋”面孔)

(编辑:SN053)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